PS:这里注意下regulation和regularization term为两种不一样的范畴,具体来说regulation包含增加regularization term这种方法
1.1 Gold Standard Loss:
用来记录分类错误的次数:m为predition,若m<0,则分类错误,反之,分类正确
1.2 Hinge Loss:
注意:这里的y分类器决策函数的“原始”输出,而不是预测的类别标签。例如,在线性SVM中,y=wx+b,(w,b)是分类超平面的参数,x是要分类的点。可以看到,当t和y有相同的符号的时候(这意味着y的预测是正确的)并且 ,hinge loss的结果为L(y)=0,但是当出现错误的分类是,hinge loss的L(y)与y呈线性关系(一个线性误差)。
1.3 Log Loss:
在逻辑回归的推导中,它假设样本服从伯努利分布(0-1分布)然,后求得满足该分布的似然函数,接着取对数求极值等等。而逻辑回归并没有求似然函数的极值,而是把极大化当做是一种思想,进而推导出它的经验风险函数为: 最小化负的似然函数 。从损失函数的视角来看,它就成了log损失函数。
其定义式:
然后我们可以得出其loss function:
然后我们自然最大化其最大似然函数(log likelihood function):
而这个恰恰就是最小化cross entropy。
至此我们顺便介绍下cross entropy:
熵(entropy)的概念来自物理中的热力学,表示热力学系统中的无序程度,我们说的熵是信息论中的熵,表示对不确定性的测量,熵越高,能传输的信息越多,熵越少,传输的信息越少。举个例子说,当你站在一条公路旁边,看着车流来来往往,然后,你想告诉你的朋友每个车型号,但是只有一个二进制的信道,仅仅可以传输0,1序列,然后这个通讯相当的昂贵,十元1bit。你需要很多个二进制序列来表示每一个车型号。那么你该怎么来编码这些车的型号呢?会使用相同长度的bit来表示丰田Camry和奥迪Q7么? 当然不会了,因为你知道丰田Camry比奥迪Q7普遍多了,所以你会用更少的bit来编码丰田。换成数学的角度来看,把随机过的一辆车辆品牌是丰田Camry还是奥迪Q7看成随机事件,用随机变量X表示,所以我们在做的就是用X的分布来减少我们发送的bit的平均长度。也就是我们现在有了观测到的概率分布y,y_i = P(X=x_i)。我们要使用平均最小的bit,所以我们应该为x_i 分配log(1/y_i) 个比特。对所有的x_i 我们都有一个对应的最小需要分配的bit长度,那么我们对这个log(1/y_i)求期望也就得到了X的熵的定义了:
Cross entropy:
假如说我们用这个分布来作为我们来对事件编码的一个工具,熵就衡量了我们用这个正确的分布y来对事件编码所能用的最小的bit 长度,我们不能用更短的bit来编码这些事件或者符号了。相对的,交叉熵是我们要对y这个分布去编码,但是我们用了一些模型估计分布y`。这里的话通过y`这个分布我们得到的关于x_i的最小编码长度就变成了log(1/y`_i),但是呢,我们的期望仍是关于真是分布y的。所以交叉熵的定义就变成了:
交叉熵是大于等于熵的,因为我们使用了错误的分布y`会带来更多的bit使用。当y和y`相等的时候,交叉熵就等于熵了。
KL 松散度(KL Divergence):
KL松散度和交叉熵的区别比较小,KL松散度又叫做相对熵,从定义很好看出区别:
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编码一个服从y分布的随机变量,假设我们使用了一些数据估计出来这个随机变量的分布是y`,那么我们需要用比真实的最小bit多多少来编码这个随机变量。这个值是大于等于0的,并且当y和y`相等的时候才为0。注意这里对交叉熵求最小和对KL松散度求最小是一样的。也就是我们要调整参数使得交叉熵和熵更接近,KL松散度越接近0,也就是y`越接近y。
1.4 squared loss:
很简单了,就是prediction与label差值的平方求和:
1.5 exponential loss:
指数误差通常用在boosting中,指数误差始终> 0,但是确保越接近正确的结果误差越小,反之越大。
1.6 regulation term:
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可以看做是损失函数的惩罚项。所谓『惩罚』是指对损失函数中的某些参数做一些限制。对于线性回归模型,使用L1正则化的模型建叫做Lasso回归,使用L2正则化的模型叫做Ridge回归(岭回归)。
一般都会在正则化项之前添加一个系数,Python中用α表示,一些文章也用λ表示。
上面提到L1正则化有助于生成一个稀疏权值矩阵,进而可以用于特征选择。为什么要生成一个稀疏矩阵?
稀疏矩阵指的是很多元素为0,只有少数元素是非零值的矩阵,即得到的线性回归模型的大部分系数都是0. 通常机器学习中特征数量很多,例如文本处理时,如果将一个词组(term)作为一个特征,那么特征数量会达到上万个(bigram)。在预测或分类时,那么多特征显然难以选择,但是如果代入这些特征得到的模型是一个稀疏模型,表示只有少数特征对这个模型有贡献,绝大部分特征是没有贡献的,或者贡献微小(因为它们前面的系数是0或者是很小的值,即使去掉对模型也没有什么影响),此时我们就可以只关注系数是非零值的特征。这就是稀疏模型与特征选择的关系。
为什么L1正则化可以产生稀疏模型(L1是怎么让系数等于零的),以及为什么L2正则化可以防止过拟合?
假设有如下带L1正则化的损失函数:
其中 是原始的损失函数,加号后面的一项是L1正则化项,α是正则化系数。注意到L1正则化是权值的绝对值之和, 是带有绝对值符号的函数,因此 是不完全可微的。机器学习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一些方法(比如梯度下降)求出损失函数的最小值。当我们在原始损失函数 后添加L1正则化项时,相当于对 做了一个约束。令 ,则 ,此时我们的任务变成在L约束下求出 取最小值的解。考虑二维的情况,即只有两个权值w1和w2,此时L=|w1|+|w2|对于梯度下降法,求解 的过程可以画出等值线,同时L1正则化的函数L也可以在w1,w2的二维平面上画出来。如下图:
图中等值线是 的等值线,黑色方形是L函数的图形。在图中,当 等值线与L图形首次相交的地方就是最优解。上图中 与L在L的一个顶点处相交,这个顶点就是最优解。注意到这个顶点的值是(w1,w2)=(0,w)。可以直观想象,因为L函数有很多『突出的角』(二维情况下四个,多维情况下更多), 与这些角接触的机率会远大于与L其它部位接触的机率,而在这些角上,会有很多权值等于0,这就是为什么L1正则化可以产生稀疏模型,进而可以用于特征选择。
而正则化前面的系数α,可以控制L图形的大小。α越小,L的图形越大(上图中的黑色方框);α越大,L的图形就越小,可以小到黑色方框只超出原点范围一点点,这是最优点的值(w1,w2)=(0,w)中的w可以取到很小的值。
假设有如下带L2正则化的损失函数,同样可以画出他们在二维平面上的图形,如下:
二维平面下L2正则化的函数图形是个圆,与方形相比,被磨去了棱角。因此 与L相交时使得w1或w2等于零的机率小了许多,这就是为什么L2正则化不具有稀疏性的原因。
拟合过程中通常都倾向于让权值尽可能小,最后构造一个所有参数都比较小的模型。因为一般认为参数值小的模型比较简单,能适应不同的数据集,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拟合现象。可以设想一下对于一个线性回归方程,若参数很大,那么只要数据偏移一点点,就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;但如果参数足够小,数据偏移得多一点也不会对结果造成什么影响,专业一点的说法是『抗扰动能力强』。
那为什么L2正则化可以获得值很小的参数?
以线性回归中的梯度下降法为例。假设要求的参数为θ,hθ(x)是我们的假设函数,那么线性回归的代价函数如下:
那么在梯度下降法中,最终用于迭代计算参数θ的迭代式为:
其中α是learning rate. 上式是没有添加L2正则化项的迭代公式,如果在原始代价函数之后添加L2正则化,则迭代公式会变成下面的样子:
其中λ就是正则化参数。从上式可以看到,与未添加L2正则化的迭代公式相比,每一次迭代, 都要先乘以一个小于1的因子,从而使得 不断减小,因此总得来看, 是不断减小的。
最开始也提到L1正则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过拟合。之前做了解释,当L1的正则化系数很小时,得到的最优解会很小,可以达到和L2正则化类似的效果。
--详细内容请传送至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40394834
-ref:
1.Loss function:损失函数(Loss Function)
3.regulation term: 机器学习中正则化项L1和L2的直观理解 - CSDN
4. Regulation 常用方法:CS231n_lecture7_slides
PS:这里注意下regulation和regularization term为两种不一样的范畴,具体来说regulation包含增加regularization term这种方法
1.1 Gold Standard Loss:
用来记录分类错误的次数:m为predition,若m<0,则分类错误,反之,分类正确
1.2 Hinge Loss:
注意:这里的y分类器决策函数的“原始”输出,而不是预测的类别标签。例如,在线性SVM中,y=wx+b,(w,b)是分类超平面的参数,x是要分类的点。可以看到,当t和y有相同的符号的时候(这意味着y的预测是正确的)并且 ,hinge loss的结果为L(y)=0,但是当出现错误的分类是,hinge loss的L(y)与y呈线性关系(一个线性误差)。
1.3 Log Loss:
在逻辑回归的推导中,它假设样本服从伯努利分布(0-1分布)然,后求得满足该分布的似然函数,接着取对数求极值等等。而逻辑回归并没有求似然函数的极值,而是把极大化当做是一种思想,进而推导出它的经验风险函数为: 最小化负的似然函数 。从损失函数的视角来看,它就成了log损失函数。
其定义式:
然后我们可以得出其loss function:
然后我们自然最大化其最大似然函数(log likelihood function):
而这个恰恰就是最小化cross entropy。
至此我们顺便介绍下cross entropy:
熵(entropy)的概念来自物理中的热力学,表示热力学系统中的无序程度,我们说的熵是信息论中的熵,表示对不确定性的测量,熵越高,能传输的信息越多,熵越少,传输的信息越少。举个例子说,当你站在一条公路旁边,看着车流来来往往,然后,你想告诉你的朋友每个车型号,但是只有一个二进制的信道,仅仅可以传输0,1序列,然后这个通讯相当的昂贵,十元1bit。你需要很多个二进制序列来表示每一个车型号。那么你该怎么来编码这些车的型号呢?会使用相同长度的bit来表示丰田Camry和奥迪Q7么? 当然不会了,因为你知道丰田Camry比奥迪Q7普遍多了,所以你会用更少的bit来编码丰田。换成数学的角度来看,把随机过的一辆车辆品牌是丰田Camry还是奥迪Q7看成随机事件,用随机变量X表示,所以我们在做的就是用X的分布来减少我们发送的bit的平均长度。也就是我们现在有了观测到的概率分布y,y_i = P(X=x_i)。我们要使用平均最小的bit,所以我们应该为x_i 分配log(1/y_i) 个比特。对所有的x_i 我们都有一个对应的最小需要分配的bit长度,那么我们对这个log(1/y_i)求期望也就得到了X的熵的定义了:
Cross entropy:
假如说我们用这个分布来作为我们来对事件编码的一个工具,熵就衡量了我们用这个正确的分布y来对事件编码所能用的最小的bit 长度,我们不能用更短的bit来编码这些事件或者符号了。相对的,交叉熵是我们要对y这个分布去编码,但是我们用了一些模型估计分布y`。这里的话通过y`这个分布我们得到的关于x_i的最小编码长度就变成了log(1/y`_i),但是呢,我们的期望仍是关于真是分布y的。所以交叉熵的定义就变成了:
交叉熵是大于等于熵的,因为我们使用了错误的分布y`会带来更多的bit使用。当y和y`相等的时候,交叉熵就等于熵了。
KL 松散度(KL Divergence):
KL松散度和交叉熵的区别比较小,KL松散度又叫做相对熵,从定义很好看出区别:
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编码一个服从y分布的随机变量,假设我们使用了一些数据估计出来这个随机变量的分布是y`,那么我们需要用比真实的最小bit多多少来编码这个随机变量。这个值是大于等于0的,并且当y和y`相等的时候才为0。注意这里对交叉熵求最小和对KL松散度求最小是一样的。也就是我们要调整参数使得交叉熵和熵更接近,KL松散度越接近0,也就是y`越接近y。
1.4 squared loss:
很简单了,就是prediction与label差值的平方求和:
1.5 exponential loss:
指数误差通常用在boosting中,指数误差始终> 0,但是确保越接近正确的结果误差越小,反之越大。
1.6 regulation term:
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可以看做是损失函数的惩罚项。所谓『惩罚』是指对损失函数中的某些参数做一些限制。对于线性回归模型,使用L1正则化的模型建叫做Lasso回归,使用L2正则化的模型叫做Ridge回归(岭回归)。
一般都会在正则化项之前添加一个系数,Python中用α表示,一些文章也用λ表示。
上面提到L1正则化有助于生成一个稀疏权值矩阵,进而可以用于特征选择。为什么要生成一个稀疏矩阵?
稀疏矩阵指的是很多元素为0,只有少数元素是非零值的矩阵,即得到的线性回归模型的大部分系数都是0. 通常机器学习中特征数量很多,例如文本处理时,如果将一个词组(term)作为一个特征,那么特征数量会达到上万个(bigram)。在预测或分类时,那么多特征显然难以选择,但是如果代入这些特征得到的模型是一个稀疏模型,表示只有少数特征对这个模型有贡献,绝大部分特征是没有贡献的,或者贡献微小(因为它们前面的系数是0或者是很小的值,即使去掉对模型也没有什么影响),此时我们就可以只关注系数是非零值的特征。这就是稀疏模型与特征选择的关系。
为什么L1正则化可以产生稀疏模型(L1是怎么让系数等于零的),以及为什么L2正则化可以防止过拟合?
假设有如下带L1正则化的损失函数:
其中 是原始的损失函数,加号后面的一项是L1正则化项,α是正则化系数。注意到L1正则化是权值的绝对值之和, 是带有绝对值符号的函数,因此 是不完全可微的。机器学习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一些方法(比如梯度下降)求出损失函数的最小值。当我们在原始损失函数 后添加L1正则化项时,相当于对 做了一个约束。令 ,则 ,此时我们的任务变成在L约束下求出 取最小值的解。考虑二维的情况,即只有两个权值w1和w2,此时L=|w1|+|w2|对于梯度下降法,求解 的过程可以画出等值线,同时L1正则化的函数L也可以在w1,w2的二维平面上画出来。如下图:
图中等值线是 的等值线,黑色方形是L函数的图形。在图中,当 等值线与L图形首次相交的地方就是最优解。上图中 与L在L的一个顶点处相交,这个顶点就是最优解。注意到这个顶点的值是(w1,w2)=(0,w)。可以直观想象,因为L函数有很多『突出的角』(二维情况下四个,多维情况下更多), 与这些角接触的机率会远大于与L其它部位接触的机率,而在这些角上,会有很多权值等于0,这就是为什么L1正则化可以产生稀疏模型,进而可以用于特征选择。
而正则化前面的系数α,可以控制L图形的大小。α越小,L的图形越大(上图中的黑色方框);α越大,L的图形就越小,可以小到黑色方框只超出原点范围一点点,这是最优点的值(w1,w2)=(0,w)中的w可以取到很小的值。
假设有如下带L2正则化的损失函数,同样可以画出他们在二维平面上的图形,如下:
二维平面下L2正则化的函数图形是个圆,与方形相比,被磨去了棱角。因此 与L相交时使得w1或w2等于零的机率小了许多,这就是为什么L2正则化不具有稀疏性的原因。
拟合过程中通常都倾向于让权值尽可能小,最后构造一个所有参数都比较小的模型。因为一般认为参数值小的模型比较简单,能适应不同的数据集,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拟合现象。可以设想一下对于一个线性回归方程,若参数很大,那么只要数据偏移一点点,就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;但如果参数足够小,数据偏移得多一点也不会对结果造成什么影响,专业一点的说法是『抗扰动能力强』。
那为什么L2正则化可以获得值很小的参数?
以线性回归中的梯度下降法为例。假设要求的参数为θ,hθ(x)是我们的假设函数,那么线性回归的代价函数如下:
那么在梯度下降法中,最终用于迭代计算参数θ的迭代式为:
其中α是learning rate. 上式是没有添加L2正则化项的迭代公式,如果在原始代价函数之后添加L2正则化,则迭代公式会变成下面的样子:
其中λ就是正则化参数。从上式可以看到,与未添加L2正则化的迭代公式相比,每一次迭代, 都要先乘以一个小于1的因子,从而使得 不断减小,因此总得来看, 是不断减小的。
最开始也提到L1正则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过拟合。之前做了解释,当L1的正则化系数很小时,得到的最优解会很小,可以达到和L2正则化类似的效果。
--详细内容请传送至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40394834
-ref:
1.Loss function:损失函数(Loss Function)
3.regulation term: 机器学习中正则化项L1和L2的直观理解 - CSDN
4. Regulation 常用方法:CS231n_lecture7_slides
PS:这里注意下regulation和regularization term为两种不一样的范畴,具体来说regulation包含增加regularization term这种方法
1.1 Gold Standard Loss:
用来记录分类错误的次数:m为predition,若m<0,则分类错误,反之,分类正确
1.2 Hinge Loss:
注意:这里的y分类器决策函数的“原始”输出,而不是预测的类别标签。例如,在线性SVM中,y=wx+b,(w,b)是分类超平面的参数,x是要分类的点。可以看到,当t和y有相同的符号的时候(这意味着y的预测是正确的)并且 ,hinge loss的结果为L(y)=0,但是当出现错误的分类是,hinge loss的L(y)与y呈线性关系(一个线性误差)。
1.3 Log Loss:
在逻辑回归的推导中,它假设样本服从伯努利分布(0-1分布)然,后求得满足该分布的似然函数,接着取对数求极值等等。而逻辑回归并没有求似然函数的极值,而是把极大化当做是一种思想,进而推导出它的经验风险函数为: 最小化负的似然函数 。从损失函数的视角来看,它就成了log损失函数。
其定义式:
然后我们可以得出其loss function:
然后我们自然最大化其最大似然函数(log likelihood function):
而这个恰恰就是最小化cross entropy。
至此我们顺便介绍下cross entropy:
熵(entropy)的概念来自物理中的热力学,表示热力学系统中的无序程度,我们说的熵是信息论中的熵,表示对不确定性的测量,熵越高,能传输的信息越多,熵越少,传输的信息越少。举个例子说,当你站在一条公路旁边,看着车流来来往往,然后,你想告诉你的朋友每个车型号,但是只有一个二进制的信道,仅仅可以传输0,1序列,然后这个通讯相当的昂贵,十元1bit。你需要很多个二进制序列来表示每一个车型号。那么你该怎么来编码这些车的型号呢?会使用相同长度的bit来表示丰田Camry和奥迪Q7么? 当然不会了,因为你知道丰田Camry比奥迪Q7普遍多了,所以你会用更少的bit来编码丰田。换成数学的角度来看,把随机过的一辆车辆品牌是丰田Camry还是奥迪Q7看成随机事件,用随机变量X表示,所以我们在做的就是用X的分布来减少我们发送的bit的平均长度。也就是我们现在有了观测到的概率分布y,y_i = P(X=x_i)。我们要使用平均最小的bit,所以我们应该为x_i 分配log(1/y_i) 个比特。对所有的x_i 我们都有一个对应的最小需要分配的bit长度,那么我们对这个log(1/y_i)求期望也就得到了X的熵的定义了:
Cross entropy:
假如说我们用这个分布来作为我们来对事件编码的一个工具,熵就衡量了我们用这个正确的分布y来对事件编码所能用的最小的bit 长度,我们不能用更短的bit来编码这些事件或者符号了。相对的,交叉熵是我们要对y这个分布去编码,但是我们用了一些模型估计分布y`。这里的话通过y`这个分布我们得到的关于x_i的最小编码长度就变成了log(1/y`_i),但是呢,我们的期望仍是关于真是分布y的。所以交叉熵的定义就变成了:
交叉熵是大于等于熵的,因为我们使用了错误的分布y`会带来更多的bit使用。当y和y`相等的时候,交叉熵就等于熵了。
KL 松散度(KL Divergence):
KL松散度和交叉熵的区别比较小,KL松散度又叫做相对熵,从定义很好看出区别:
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编码一个服从y分布的随机变量,假设我们使用了一些数据估计出来这个随机变量的分布是y`,那么我们需要用比真实的最小bit多多少来编码这个随机变量。这个值是大于等于0的,并且当y和y`相等的时候才为0。注意这里对交叉熵求最小和对KL松散度求最小是一样的。也就是我们要调整参数使得交叉熵和熵更接近,KL松散度越接近0,也就是y`越接近y。
1.4 squared loss:
很简单了,就是prediction与label差值的平方求和:
1.5 exponential loss:
指数误差通常用在boosting中,指数误差始终> 0,但是确保越接近正确的结果误差越小,反之越大。
1.6 regulation term:
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可以看做是损失函数的惩罚项。所谓『惩罚』是指对损失函数中的某些参数做一些限制。对于线性回归模型,使用L1正则化的模型建叫做Lasso回归,使用L2正则化的模型叫做Ridge回归(岭回归)。
一般都会在正则化项之前添加一个系数,Python中用α表示,一些文章也用λ表示。
上面提到L1正则化有助于生成一个稀疏权值矩阵,进而可以用于特征选择。为什么要生成一个稀疏矩阵?
稀疏矩阵指的是很多元素为0,只有少数元素是非零值的矩阵,即得到的线性回归模型的大部分系数都是0. 通常机器学习中特征数量很多,例如文本处理时,如果将一个词组(term)作为一个特征,那么特征数量会达到上万个(bigram)。在预测或分类时,那么多特征显然难以选择,但是如果代入这些特征得到的模型是一个稀疏模型,表示只有少数特征对这个模型有贡献,绝大部分特征是没有贡献的,或者贡献微小(因为它们前面的系数是0或者是很小的值,即使去掉对模型也没有什么影响),此时我们就可以只关注系数是非零值的特征。这就是稀疏模型与特征选择的关系。
为什么L1正则化可以产生稀疏模型(L1是怎么让系数等于零的),以及为什么L2正则化可以防止过拟合?
假设有如下带L1正则化的损失函数:
其中 是原始的损失函数,加号后面的一项是L1正则化项,α是正则化系数。注意到L1正则化是权值的绝对值之和, 是带有绝对值符号的函数,因此 是不完全可微的。机器学习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一些方法(比如梯度下降)求出损失函数的最小值。当我们在原始损失函数 后添加L1正则化项时,相当于对 做了一个约束。令 ,则 ,此时我们的任务变成在L约束下求出 取最小值的解。考虑二维的情况,即只有两个权值w1和w2,此时L=|w1|+|w2|对于梯度下降法,求解 的过程可以画出等值线,同时L1正则化的函数L也可以在w1,w2的二维平面上画出来。如下图:
图中等值线是 的等值线,黑色方形是L函数的图形。在图中,当 等值线与L图形首次相交的地方就是最优解。上图中 与L在L的一个顶点处相交,这个顶点就是最优解。注意到这个顶点的值是(w1,w2)=(0,w)。可以直观想象,因为L函数有很多『突出的角』(二维情况下四个,多维情况下更多), 与这些角接触的机率会远大于与L其它部位接触的机率,而在这些角上,会有很多权值等于0,这就是为什么L1正则化可以产生稀疏模型,进而可以用于特征选择。
而正则化前面的系数α,可以控制L图形的大小。α越小,L的图形越大(上图中的黑色方框);α越大,L的图形就越小,可以小到黑色方框只超出原点范围一点点,这是最优点的值(w1,w2)=(0,w)中的w可以取到很小的值。
假设有如下带L2正则化的损失函数,同样可以画出他们在二维平面上的图形,如下:
二维平面下L2正则化的函数图形是个圆,与方形相比,被磨去了棱角。因此 与L相交时使得w1或w2等于零的机率小了许多,这就是为什么L2正则化不具有稀疏性的原因。
拟合过程中通常都倾向于让权值尽可能小,最后构造一个所有参数都比较小的模型。因为一般认为参数值小的模型比较简单,能适应不同的数据集,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拟合现象。可以设想一下对于一个线性回归方程,若参数很大,那么只要数据偏移一点点,就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;但如果参数足够小,数据偏移得多一点也不会对结果造成什么影响,专业一点的说法是『抗扰动能力强』。
那为什么L2正则化可以获得值很小的参数?
以线性回归中的梯度下降法为例。假设要求的参数为θ,hθ(x)是我们的假设函数,那么线性回归的代价函数如下:
那么在梯度下降法中,最终用于迭代计算参数θ的迭代式为:
其中α是learning rate. 上式是没有添加L2正则化项的迭代公式,如果在原始代价函数之后添加L2正则化,则迭代公式会变成下面的样子:
其中λ就是正则化参数。从上式可以看到,与未添加L2正则化的迭代公式相比,每一次迭代, 都要先乘以一个小于1的因子,从而使得 不断减小,因此总得来看, 是不断减小的。
最开始也提到L1正则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过拟合。之前做了解释,当L1的正则化系数很小时,得到的最优解会很小,可以达到和L2正则化类似的效果。
--详细内容请传送至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40394834
-ref:
1.Loss function:损失函数(Loss Function)
3.regulation term: 机器学习中正则化项L1和L2的直观理解 - CSDN
4. Regulation 常用方法:CS231n_lecture7_slides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40284001
MemoNet:用codebook记住所有的交叉特征来做CTR估计Memorizing All Cross Features’ Representations Efficiently via